深圳大学举行预备役连总结表彰暨新兵授衔大会
(编辑:深圳大学 日期:2016年06月23日 浏览:次
加入收藏
)
6月13日,我校预备役连总结表彰暨新兵授衔大会在图书馆南馆报告厅举行。预备役五团政委金立新、预备役五团团长柳奎德、福田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预备役五团预任副团长)黄漫娥、预备役五团二营营长徐亚琼、福田区妇联主席(预备役五团二营预任教导员)罗平,我校副校长李凤亮,党政办、学生部、武装部、校团委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六连全体官兵出席了大会。
大会以一首嘹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拉开帷幕。徐亚琼宣读入队命令,罗平宣读表彰通报。我校鲁文定等32名思想过硬、纪律严明、训练刻苦、作风优良的老兵获得预备役“优秀士兵”荣誉称号。主席台领导给“优秀士兵”代表颁奖,并给新入队预编士兵代表授衔。授衔结束后,六连全体战士高举右拳,庄严宣誓。
老兵代表肖锐同学向大家介绍了自己预备役生活的体验和收获,她说刻苦训练的精神是她最宝贵的人生财富,一次次任务增进了战友们的感情也挑战了自己的能力。预备役战士这五个字赋予青春不一样的内涵,而面对未来,波涛汹涌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扬鞭。新兵代表刘明同学则表示成为一名预备役战士,除了收获荣誉之外更收获了责任和义务。他号召新入队的战友们务实进取、努力学习、谦虚谨慎,争做一名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
柳奎德对新兵表示祝贺,并对获得表彰的老兵表示感谢和敬意。他希望新入队的战士们把打胜仗的信念立起来,把大学尖兵的品牌立起来,把敢于担负的责任立起来。他说,预备役战士比现役战士的责任更重,既是学生又是军人,既要像打仗一样争分夺秒地学习,又要像学习一样如饥似渴地研究打仗。他希望深大六连在未来的训练和完成任务过程中可以站排头、当标兵。
李凤亮对部队各级首长和福田区政府对我校预备役连建设的关心和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谈到,深圳大学预备役连建设,第一是厚积薄发,勇于自立。深圳大学作为特区大学、窗口大学、实验大学一直十分重视武装工作和国防教育工作,在预备役连建设、军训、国防课程教学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获得了广泛影响,在以后的工作中要继续保持。第二是居安思危,严于自律。国际局势风云变幻,这告诫我们要身处祥和不忘战火。预备役部队作为国家重要的武装力量要把能打仗、打胜仗作为第一要求。同学们要苦练本领,坚定志气,承担起保家卫国的重任。第三是开拓创新,勤以自强。预备役连战士要把军人精神和大学生风貌结合在一起,施展才气,张显大气,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青年新则国新,青年强则国强。希望每一位新入队战士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奉献、艰苦奋斗,为实现强军梦、强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宣传部)
大会以一首嘹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拉开帷幕。徐亚琼宣读入队命令,罗平宣读表彰通报。我校鲁文定等32名思想过硬、纪律严明、训练刻苦、作风优良的老兵获得预备役“优秀士兵”荣誉称号。主席台领导给“优秀士兵”代表颁奖,并给新入队预编士兵代表授衔。授衔结束后,六连全体战士高举右拳,庄严宣誓。
老兵代表肖锐同学向大家介绍了自己预备役生活的体验和收获,她说刻苦训练的精神是她最宝贵的人生财富,一次次任务增进了战友们的感情也挑战了自己的能力。预备役战士这五个字赋予青春不一样的内涵,而面对未来,波涛汹涌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扬鞭。新兵代表刘明同学则表示成为一名预备役战士,除了收获荣誉之外更收获了责任和义务。他号召新入队的战友们务实进取、努力学习、谦虚谨慎,争做一名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
柳奎德对新兵表示祝贺,并对获得表彰的老兵表示感谢和敬意。他希望新入队的战士们把打胜仗的信念立起来,把大学尖兵的品牌立起来,把敢于担负的责任立起来。他说,预备役战士比现役战士的责任更重,既是学生又是军人,既要像打仗一样争分夺秒地学习,又要像学习一样如饥似渴地研究打仗。他希望深大六连在未来的训练和完成任务过程中可以站排头、当标兵。
李凤亮对部队各级首长和福田区政府对我校预备役连建设的关心和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谈到,深圳大学预备役连建设,第一是厚积薄发,勇于自立。深圳大学作为特区大学、窗口大学、实验大学一直十分重视武装工作和国防教育工作,在预备役连建设、军训、国防课程教学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获得了广泛影响,在以后的工作中要继续保持。第二是居安思危,严于自律。国际局势风云变幻,这告诫我们要身处祥和不忘战火。预备役部队作为国家重要的武装力量要把能打仗、打胜仗作为第一要求。同学们要苦练本领,坚定志气,承担起保家卫国的重任。第三是开拓创新,勤以自强。预备役连战士要把军人精神和大学生风貌结合在一起,施展才气,张显大气,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青年新则国新,青年强则国强。希望每一位新入队战士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奉献、艰苦奋斗,为实现强军梦、强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宣传部)
下一篇::我校聘请周晓林薛贵两位教授为访问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