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院占肖卫课题组两篇论文入选2016年度“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于2017年10月31日发布的2016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效果表现,北京大学工学院占肖卫课题组两篇论文“High-Performance Electron Acceptor with Thienyl Side Chains for Organic Photovoltaics”(J. Am. Chem. Soc.,2016,138,4955-4961) 和“A Facile Planar Fused-Ring Electron Acceptor for As-Cast Polymer Solar Cells with 8.71% Efficiency”(J. Am. Chem. Soc.,2016,138,2973-2976)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这两篇论文引用次数分别为245和204,均入选ESI热点论文和ESI高被引论文。去年,占肖卫课题组论文“An Electron Acceptor Challenging Fullerenes for Efficient Polymer Solar Cells”(Adv. Mater.,2015,27,1170-1174) 也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这篇论文被引用438次,入选ESI热点论文和ESI高被引论文。这些工作都是该课题组在稠环电子受体研究中取得的紧张进展。
2015年以来,占肖卫课题组提出了稠环电子受体新概念,创造了氰基茚酮类芳杂稠环电子受体新系统,设计合成了多种高性能非富勒烯电子受体,修建了高服从有机太阳能电池。占肖卫课题组发明的ITIC已成为有机光伏领域的明星分子,氰基茚酮类芳杂稠环电子受体是国际上最好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受体材料。占肖卫课题组的原创性工作引起了国内外偕行的广泛关注和跟进,10年来一向引领非富勒烯受体领域的发展。
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结构和明星受体材料ITIC分子结构
编辑:安宁
下一篇::城环学院贺金生课题组揭示植物多样性在高寒草地生产力维持过程中起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