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系统  
首页 > 武汉大学 > 浏览文章

引凤筑巢蓝柯朝斯夕斯,方得始终

(编辑:武汉大学 日期:2017年12月18日 浏览: 加入收藏 )
海归人才访谈系列 【引凤筑巢】蓝柯:朝斯夕斯,方得始终 发布时间:2017-12-15 16:11  作者:  来源:武汉大学报社  访问次数:

采访整顿:江颖

人物简介:蓝柯,男,1971年生,四川屏山县人。分别于1994年和1998年于重庆医科大学获得医学学士学位和医学硕士学位,2001年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获得医学博士学位。2002年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后在中科院“百人计划”号召下回国任职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2017年加入武汉大门生命科学学院,担任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为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国家万人计划领武士才、国家卓异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蓝柯重要从事肿瘤疱疹病毒感染及致瘤机理研究,其研究成果为发展相干肿瘤有用的治疗手段奠定了紧张基础。

 


初遇珞珈

记者:您2006年选择回国时,已经在美国研究界崭露锋芒并拿到绿卡,在这种情况下您为什么决定回国发展?

蓝柯:当时回国的机遇比较好。2006年我们国家恰好在大力发展基础研究,上海巴斯德所也刚刚成立不久,正在招募人才。而且相较曩昔,国内的高校和研究所在经费支撑和研究平台上都已经有了很大提高,可以与国外一较高下。当时,虽然国家还没有出台“青年千人计划”,但中科院“百人计划”提供的精良条件已经让我可以按照本身的想法做出一些和国际水平相称的研究,所以天然而然地便选择了回国。

记者:是什么样的契机让您选择来武大任教?

蓝柯:2006年回国后,我在上海巴斯德研究所进行自力研究工作近十年,后来我碰到了事业发展上的瓶颈。我是做病毒学研究的,而武大的病毒学研究有着特别很是深厚的底蕴。武汉大学已故高尚荫院士是我国当代病毒学的紧张奠基人,上世纪70年代便创立了病毒学系。2005年,在田波老师的倡导下,武大又创办了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无论是历史底蕴照旧现有平台,武汉大学的条件都特别很是优胜,种种因素促成了我来武大任教。

记者:入职后,您对武大有什么感受?

蓝柯:我于今年一月份正式入职,担任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和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我充分感受到了武汉大学对人才的过细关怀。无论是工作照旧生活方面,都特别很是令人写意,比如启动经费、办公空间及过渡宿舍等都及时安排到位,研究生招生指标上也给予倾斜,这些都让我能兴奋、敏捷地开展工作。窦贤康校长到任之后,黉舍提出“引凤筑巢”理念和“人才强校”战略,积极引进卓异人才,并根据人才需求设置响应的工作条件和平台。这些富有远见的行动,表现了武汉大学对人才的高度正视,必将为武大的进一步发展奠定更加踏实的基础。


学以致用

记者:是什么样的机缘让您选择投入肿瘤病毒研究中,并数年如一日地奋斗在该领域?

蓝柯:因为本科习医,我接触到大量与病毒相干的肿瘤案例。在博士研究生阶段,我投身到姚开泰院士门下。姚开泰是从事病毒相干肿瘤研究的专家,所以那时便进入目前的研究领域。后来,在宾夕法尼亚大学Erle Robertson教授的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Erle Robertson也是一位肿瘤病毒学研究方面的国际着名专家,所以,在导师们的指引下,我便走上了肿瘤病毒研究之路。

这些年,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一向持续对探索肿瘤病毒的感染机理和致病机理保持着爱好。同时,中国的知识分子大多有学以致用的信心,我也不例外,我一向希冀我们的研究成果能在抗病毒抗肿瘤的药物研发中起到肯定作用。

记者:能否介绍一下您目前的研究计划和研究进展?

蓝柯:目前我的研究工作重要是聚焦一种紧张的肿瘤病毒——卡波氏肉瘤相干疱疹病毒,围绕该病毒的隐蔽感染机制和致瘤机理睁开研究。这些研究得到了国家卓异青年科学基金、国家天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R01国际项目的支撑。去年,我也担任了一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关于疱疹病毒研究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在这些资金的支撑下,我们的研究工作进展得比较顺利。

最近,在病毒的隐蔽感染的邃密调控机制以及病毒在人体内的复制机制研究中,我们都取得了很好的进展。盼望在不久的未来能有更大的突破,为研发抗病毒或抗肿瘤的新药做出贡献。

记者:您对武大的科研环境是否写意?和国皮毛比,武大在哪些方面还必要改动?

蓝柯:我对武大的科研环境总体写意。武大在科研的软硬件环境方面,基本上与国际接轨。为了推进武大的科研环境朝着更好方向发展,我建议黉舍针对不同窗科领域的一线科研人员进行调研,并进一步增强基础平台设施的建设。另外,就是在对科研人员的评价机制上,武大可开风气之先,率先探索不同窗科和领域的分类评价系统。这种有益探索能够更加有用地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胜者唯恒

记者:能否概括一下您的人生态度?

蓝柯:简单说来,“持之以恒”四字足以概括。在多年的科研生涯中,我深刻地领会到,唯有秉持恒心、朝斯夕斯,持续赓续对科学题目进行探索,才能最终有所收获。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四年间,我几乎捐躯了所有的周末和节沐日,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研究中。正是因为坚持,我的努力得到了应有的回报。我和导师揭示了肿瘤疱疹病毒KSHV的隐蔽感染关键调控机理,并率先提出了KSHV基因表达的反馈调控工作模型,还阐明了KSHV导致肿瘤的一些关键旌旗灯号通路。倘使没有科研上的“持之以恒”,我将与这些新的发现距之千里。

记者:在科研之余,您有什么爱好兴趣和放松体例?

蓝柯:我比较喜好书法,在科研之余会写写字。之前练过柳体、颜体、欧体等,后来就慢慢琢磨本身的风格。而且在武大,天然人文环境尤其优胜,珞珈山环山路和东湖绿道特别很是适合慢跑,工作之余我经常会活动。

记者:作为四川人,您对武汉这座城市还风俗吗?

蓝柯:作为四川人,对武汉照旧很适应的。曩昔“湖广填四川”,四川人和武汉人在很多生活风俗上都差不多。在武汉的大半年时间,我感受到武汉这座城市的大气、包容和活力,正所谓大江大湖大武汉,武汉给人一种欣欣向荣、日月牙异的感觉,的确是“武汉,天天不一样”。按照如许的发展态势,武汉的天然环境会更美、基础设施会更完美、发展前景会更光明。

(编辑:陈丽霞)

 

上一篇:刘天罡组织开展国际药物生物技术前沿领域总结瞻望
下一篇:点赞1200公里生死速递救命肺及时送到武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