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知大讲堂第67讲机械与动力工程系主任赵凤芹教授主讲基于工程教育认证教学改革
为深入推进学院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3月15日下战书,机械与动力工程系主任赵凤芹教授为我院全体教师做了一场题为《基于工程教育认证教学改革》的精彩报告。副院长霍仕武应邀出席本次报告。报告由教务处副处长白秋颖主持。
赵凤芹教授,2002年获得工学博士学位,曾先后获得校级良好教师、教学名师、良好本科引导教师、良好科研工作者、师德标兵,沈阳市素质提拔标兵、辽宁省精品课主持人、营口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现任营口理工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系主任。多年来一向从事工程制图学和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分析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致力于工程制图学教学方法的改革研究,带领团队建立《工程制图》辽宁省精品课,先后参加国家基金课题2项,主持省级教学课题3项,市级科研课题3项,获得省教育厅良好科研成果一项,省级科技贡献奖1项,省级良好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发表论文教学及科研论文50余篇,其中EI收录5篇,主编教材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1部、本科教材5部,副主编教材4部,参编教材3部,参编专著2部,其中《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获得国家级十一五规划精品教材。
讲座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概念说起,简述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背景与发展趋势以及如何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作为牵引促进专业建设。从产出导向教学模式、复杂工程题目、达成度评价和持续改动三个方面重点介绍了认证核生理念,并细致诠释了专业如何从顶层设计入手,通过修订培养方案进行认证申请的预备和申请工作。讲座重点介绍了如何通过凝练专业的培养目标,细分卒业要求,知足卒业要求的可衡量、覆盖标准题目以及教学环节如何合理支持卒业要求等。
本次讲座使参会教师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与熟悉,明确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在“门生、培养目标、卒业要求、持续改动、课程系统、师资队伍、支撑条件”等七个方面的要求及内在逻辑关系,对我院下一阶段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改革工作,用“以门生为中间、目标导向、持续改动”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生理念优化课程系统,修订培养方案等,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会后,参会教师纷纷透露表现往后将更加坚定不移并信念百倍地投入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改革中去。
(文/沈阳 邓翔瑜 图/高振 编辑/张雅妮)
下一篇::我院党委组织开展主题党日运动——观影厉害了,我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