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扫一扫
新闻频道

2016年自招复试通过率低 制度是否完善引思考

时间:2016年04月26日 信息来源:不详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摘要]中国传媒大学对外公示了2016年自主招生通过初审的名单,录取率仅为4.6%。自主招生从初审到录取,是应该宽进严出,还是严进严出呢?从名单上能看出一些问题,例如生源单一化,地区差异加大等。

中国传媒大学对外公示了2016年自主招生通过初审的名单,通过自主招生初审的人数为3052,有那么多考生通过自主招生初审,本应是一件好事,但是查询中国传媒大学计划招生140人,录取率仅为4.6%,从初审到最终获得录取,录取率如此之低,引起了我们的一些思考。

自主招生从初审到录取,是应该宽进严出,还是严进严出呢?

自主招生的初衷和目的是招收的主要对象是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然后在从今年的已经公布的几个大学的自主招生的初审名单来看,各个学校的初审数量都大幅的提高了,但是根据教育部要求,自主招生人数不能超过试点学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可以预估通过率将创下新低。如此大规模的扩大初审通过规模是高中整体素质和特长教育有了长足的进步还是说高校在进行广撒网的招生试验?在入口的把关上是应该给予那些有可能通过的考生机会,还是先宽进再遴选,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不管如何可以预见的是如果按照这个这个比例和招生数量来计算的话,将有数十万的考生在高考(精品课)后奔赴各个大学进行自主招生复试,然而在新低的录取率面前,又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是否无形中也增加了那些本来通过希望不大考生的时间成本,精力成本以及经济成本?

在制定录取规则在进行招生过程中是否出现过脱节或者是拍脑袋的决策?

教育部将在自主招生的主导权放到各个高校,由各个高校进行安排各自的录取规则和招生。然而从目前来看制度制定上的决策,还存在真拍脑袋的决策,或者是执行过程中不考虑实际情况的现象出现。简单的举个例子,某高校通过自主招生初审的名额是3000人,然而在该校的自主招生简章可以看到面试仅有三个工作日,然而考试人数高达3000多人,每个工作日哟面试1300多人,每个小时要面试近170人,如此高频率的面试,是否能保证考生有足够的时间来展示自己是个问题。自主招生是为了选贤,而不是变成一个匆忙的过场。另外在制定上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是否能把整个过程中公开公正阳光化,是否能避免招生腐败的问题发生。

从名单上看也凸显出一些思考:

1 生源单一化。现在自主招生带来的大量生源,仔细看看基本上都是各地区重点中学

2 地区差异进一步加大。由于自主招生往往要求有相关素质特长,因此但是这样加速了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欠发达地区由于相关投入的欠缺,学生越来越难以进入好学校,与此同时地方保护政策越来越严重。如果普通人可选择的机会将会更局限于居住地,边远地区基本失去进入名校的机会,是不利于社会流动的

3 高中教育两极分化也会越来越严重,一些高中为了更多学生考上自主招生,高中阶段授课分层教学,引入课外活动,放开学生发展,让学生发展千姿百态。然而并不是每个高中都能负担起相当规模的课外实践教育

尽管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自主招生还是一个高考制定的新的突破。 2016自主招生院校一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南大学南开大学中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兰州大学湖南大学苏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山东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南大学同济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上海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重庆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北大学郑州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国药科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湖南师范大学东北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江南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东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河海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云南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传媒大学长安大学贵州大学合肥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福州大学

文章热词:成人高考
上一篇:天大2016高招政策解读 三次转专业不限文理科
下一篇:重庆2016高考极有可能采用全国卷二 难度中等
(作者:佚名 编辑:成人高考)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